近几年,“90后”出国的人开始增多,“这个趋势从2011年起尤其明显”。“90后”留学生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出国读研究生的学生,他们出生于1990年至1993年。在他看来,这部分学生的留学动因与“80后”基本一致,“获得更好的教育、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,体验丰富的人生占比并不大”。另一类是出国读高中或本科的学生,对这些出生于1994年之后的学生来说,其父母对海外教育的了解相对较多,不仅希望孩子获得高质量的教育,更希望孩子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,对子女也不再单一地强调“出人头地”或“成功”,这是很大的变化。这类留学生承载了相对较小的心理负担,能更好地享受海外的学习和生活。
留学英国的“90后”女孩单珊认为留学是一场“考验”。对留学生活,她的理解颇为独特:“表面上看,留学生活是新鲜的校园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体;从内里看,是留学生自身人格与品质等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升。在各种新型的人际关系里,在文化不同的境遇氛围里,学会解决问题、独立生活,学会待人接物的方式,学会选择与交友……这个过程是对留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双重考验。”打开“一扇窗”的过程“英国之行给我开了扇窗户,让我发现自己的潜力,给了我很大的信心。”推开“这扇窗”看到的风景是否如愿,这在很多“90后”的眼中并非首要关心之事,他们更在意的是看到窗外风景的过程。开放性、启发性的教育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。“对我来说,如果没有出国留学会是人生的缺憾,虽然也看到很多留学艰辛的说法,但尝试本身就是胜利。”在深圳一所高中正读高二的小雨下定决心出国留学,“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难”。留学热持续升温,“90后”在其中的比例逐步攀升。“90后”留学生的思想独立性更强。“他们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,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认知度更高。同时,他们渴望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更强,对外面的世界少了畏惧感,多了几份勇往直前的自信,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留学环境。”“90后”的留学新主张趋于个性化。“90后”作为现在的留学主力军,性格特点明显,对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划,对于留学规划也提出了更多具个性化的诉求,英语水平及学术能力提升的速度也较快。要学到“有用的东西”名为“90后留学生吧”的贴吧中,在“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”的话题下,一名网友答到:“去过加拿大几所一般的大学,也和当地学生聊过,觉得还不错。相对而言,感觉在国外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更多。”“学到真本事”、“学到有用的东西”是不少“90后”留学生的出国初衷。业内人士表示,相对以往的留学生,“90后”不再只是为了“镀金”,“拿个洋文凭”。从目前不少国内留学展的咨询情况看,选择跟自己兴趣相关的学校及专业的“90后”学生不在少数。“90后”学生对留学专业要求更高,更加看重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,不再盲目选择热门的“金融”等专业。“90后”对待留学相对理性,这与他们的家长对出国留学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分不开。在我们所接触的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中,“90后”的家长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,视野更开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