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28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宣告中国“民法典时代”正式到来,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件大事。
《民法典》主要由七大篇章组成:
第一编总则、第二编物权、第三编合同、第四编人格权、第五编家庭婚姻、第六编继承、第七编侵权责任。
《民法典》主要遵循六条基本原则:
1、平等原则: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。
2、自愿原则: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应当遵循自愿原则,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、变更、终止民事法律关系。
3、公平原则: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应当遵循公平原则,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。
4、诚信原则: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应当遵循诚信原则,秉持诚实,恪守承诺。
5、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: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不得违反法律,不得违背公序良俗。
6、绿色原则: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,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。
《民法典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,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,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一部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心里”。只有学习好、实施好这部法典,才能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实现人民群众对良法善治的美好期待。